关于“心无所住”和“如履薄冰”的开示
——弟子提问 师父回答——卢台长2016年5月马德里弘法解答会(3)
台长博客 2022-08-10
问:在学习《白话佛法》的时候,说到“心无所住”和“如履薄冰”两个词语时,有师兄认为这两者,一个是修心要达到的境界,一个是修行的注意事项;但也有师兄认为修心和修行不能分开,“心无所住”和“如履薄冰”都是不同的境界。(台长答:对。)“如履薄冰”是学佛的境界,“心无所住”是达到菩萨的境界。师兄的理解是否正确?
答:应该70%是对的。因为“如履薄冰”就是说像走在冰上一样,一不留神就“啪”掉到水里面去了。所以学佛要当心,千万不要走错。很多人比方说去追求神通,他就走错了;有的人拼命地念,执著,他也走错。“心无所住”,就是心中要干净,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放在心上。因为人间就是一个旅行站,一个旅程,过了,谁都离开了,来这个世界是“旅游”。像我到西班牙来一样,今天住这个楼上,一看,“这个冰箱怎么这么小,来,花钱换一个”“这朵花放得不好,来,重新弄”,等到把这个弄好了,过两天我就离开西班牙了。人也是这样,“我的房子、汽车、孩子……”弄了一大堆,全部弄好了之后,自己老得不行了,Good-bye离开人间了。不一样道理啊?